更深刻了解汽车产业变革
出品: 电动星球
作者:Wallace
在强手如云的 7 月,理想最终决定,将第二款纯电车型 i8,定档在 7 月 29 日。
根据此前公开的消息,理想 i8 是一款大六座纯电 SUV,外观设计相比理想的 L 系列增程 SUV,更接近纯电 MPV MEGA。
核心的产品亮点,则包括较低的能耗、扎实的续航里程和充裕的乘坐空间等;早期给到的价格预期,是「30~40 万元」。
在 30 万元以上的价位段中,「纯电大六座」这样的 SUV 产品确不多见,理想 i8 也有一定机会凭借产品定义的差异化来复刻理想 L8 的销量成功。
但具体的定价,始终是大问题。
如前文所说,7 月是「高手如云」,刚刚亮相的极氪 9X、同月发布的乐道 L90,还有正式启动交付的小米 YU7 等纯电 SUV,他们的到来都可能给理想 i8 带来一定压力。
而且,自家的理想 L8 和一系列混动 / 增程「大六座」SUV,客观上也是理想 i8 的潜在对手。
理想 i8,到底该卖多少钱?
本周福利:对话框回复【续航】
可以参与现金红包的抽奖活动。
上下为难
按照过往经验,尺寸、档位接近的纯电动车,要比插混 / 增程动力车型更贵几乎是业界常识。
这意味着,与理想 L8 车系同为中大型 SUV 的理想 i8,价格也应该要比 L8 更贵一些才合乎常理。焕新后的理想 L8 价格区间为 32.18~37.98 万元,理想 i8 的最终售价,超过 35 万元的可能性非常高。
但是,售价 35 万元起的「大六座纯电 SUV」能卖得动吗?没有人能给出答案,市面上也缺乏直接的参考对象。
售价在 30 万元以上的新能源 SUV,主力军依然是增程 / 插混等混合动力车型。以 6 月为例,卖得最好的是问界 M8,单月销量超 2 万台;然后是理想 L7,超 8000 台;第三是领克 900,超 5500 台。
一直往下数,直到蔚来 ES6 才见到纯电 SUV 的身影,销量是 4415 台。
而蔚来 ES6,未必能作为理想 i8 的直接参考对象。一来,该车是「五座」设计,尺寸、定位都与理想 i8 不同;二来,蔚来 ES6 能通过 BaaS 模式将售价压低至 30 万元以下。
结合竞争对手的销量情况可以简单得出结论:要在 30 万元以上价位卖好纯电 SUV,难度非常高。因此,如果理想 i8 坚持「常理」让定价高于 L8,其销量前景难免让人捏一把汗。
如果定价不能太高,李想抱着「交个朋友」的心态让理想 i8 的价格范围与 L8 重合,销量前景就能乐观吗?
另一个残酷的现实是,在接近 30 万元的价位段,竞争同样激烈。
正如前文所说,Model Y、小米 YU7 和即将发布的乐道 L90 都是 30 万元左右价位段的有力竞争者。尤其是乐道 L90,同样是中大型定位、大六座设计,还有 BaaS、换电等潜在优势……
或许,在定价之外我们还应该关注的是,理想 i8 在差不多价位的「高手」面前,到底有哪些绝招?
反复打磨
就目前已知的信息,理想 i8 最核心的竞争力,依然是「空间」。
汽车博主 @莱因哈特在拉伸 在社交平台上发文分享了理想 i8 在产品定义阶段的一些思考,其中一个核心观点是,这款车所有的定义,都是从「空间」开始倒推。
5085 × 1960 × 1740mm 的车身尺寸、3050mm 的轴距是如此,「大六座」的空间布局,也是如此。
理想认为,通过理想 One、L8 等车型案例,他们已经验证了中国消费者对这类车型的接受程度,如今要切入纯电 SUV 赛道,首发车型沿用这一产品策略是最稳妥的做法。
当确定了「中大型大六座」的核心命题后,理想要做的,便是结合「纯电」这一特性,向上倒推出具体的产品形态和功能特点。
比如说,车身造型更接近理想 MEGA 而不是 L8,是因为考虑到需要依靠更低的风阻系数来保证续航表现。就目前公布的数据,理想 i8 的确是中大型纯电 SUV 中风阻系数最低的一批,为 0.215;14.6kWh/100km 的能耗,配合 97.8kWh 的电池组,续航里程达到 720km。
该博主还透露,理想 i8 还针对驾驶坐姿做了优化,前排驾驶视野较为开阔;低离地间隙和较矮车高带来的「低质心」,再加上四驱双电机的动力配置,让理想 i8 的驾驶动态有别于传统中大型 SUV,更具动感。
仅从这些信息可以见到,理想 i8 本身的确存在不少「差异化特征」。
比如说,同时追求「空间」和「动感」的纯电 SUV 并不多见,因为二者在绝大多数场合中,都是一对矛盾;又比如,理想 i8 希望改变「中大型纯电 SUV 基础体验不行」,也就是「能耗高」「续航短」的刻板印象,给予消费者更强的用车信心。
另外一点,电动星球曾深度体验理想 MEGA,其出色的乘坐舒适性、静谧性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理想 i8 能够继承理想 MEGA 的这一特征,相信也能成为又一个差异化优势。
但回过头来看,去年开售的理想 MEGA 已经有了前车之鉴。「比同级车型更好开」和「三电能力更出色」这两点,未能帮助理想 MEGA 如愿地成为「50 万元以上的销量冠军」。
不容有失
相比理想 MEGA,i8 的市场压力恐怕更大:已经跳票过一次、理论上经过充分打磨、还是整条纯电 SUV 的开端。
选择以 i8 作为整条纯电 SUV 产品线的首发车型,不难揣测理想的用意:腰部车型能很好为整条产品线寻找市场锚点,为后续上市的下级车型(如理想 i6、i7)和上级车型(i9)找到更精准的市场区间。
所以,最终理想 i8 的定价和市场成绩,会很大程度上左右后续车型的产品节奏,甚至决定理想纯电 SUV 产品线的未来命运。
另外,7 月 29 日发布会最大的看点或许不只是具体的价格数字,还有理想如何打破行业中的「常规认知」,重塑市场对「增程」和「纯电」两类产品的理解。
市场上一直有一种声音,称「增程只是过渡方案,终局是纯电」,再加上纯电动车在客观上的更高成本、更高定价(同平台的情况下),普遍被认为「高人一等」。
过去,理想在「只需要专心卖好增程车」的情况下,自然可以无视这种声音,就算 MEGA 卖得不算好,也影响不了理想的基本盘。但如今,他们将纯电 SUV 视为核心产品战略之一,肩负着成为第二增长曲线的重责,必须对外界的噪声有所回应。
毕竟,理想对待纯电的态度,可不只是满足于「月销三四千」的水平。
据第三方消息,理想将 2025 年的排产计划下调至 64 万辆,其中纯电车型的目标,反而从原来的 5 万辆提升至 12 万辆。
2025 年前 6 个月,理想 MEGA 的总销量为 5800 辆,纯电车型距离完成年度目标,仍需 114200 辆。
均摊到余下的 6 个月,理想的纯电车型矩阵(包括 MEGA、i8 和年内上市的 i6)至少需要月均售出 19000 台才能完成目标——可见,理想对自家纯电车型的销量预期相当乐观。
理想作为「增程车型」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又希望在纯电领域有一番作为,就必须像走钢丝一样在增程和纯电的两端并取得微妙平衡,才能既不得罪庞大的已有用户群体,又能吸纳增量用户。
「世间安得双全法?」7 月 29 日,静候李想的答卷。
(完)
嘉喜网-中国十大配资公司平台官网-股票配资公司一起配资网-炒股十倍杠杆软件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